中学生数理化

期刊导读

海闻:用更加开放的思路发展高等教育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9

“42年前,像你们一样,我也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与你们不同的是,我不是一个刚毕业的中学生,而是一个在祖国边疆农村下乡9年,已经26岁的‘知识青年’。”2019年与北大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的,还有来自不同年代的7位“北大新生”亲笔书写的7封信,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便是其中的一位撰写者。在信中他写道,“宽口径,厚基础”是北大人口口相传的学风,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和毕业,而是积累知识与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

从下乡知青到海归学者,再到北大副校长,海闻的职业生涯见证了社会发展的进程。197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并于1982年赴美留学,成为恢复高考后北大自费留学第一人。1994年,他与林毅夫、易纲、张维迎等人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2年又从北京南下深圳,探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多年来,海闻一直致力于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始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2004年创办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又在2017年创建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把教学科研平台搭到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谈到现阶段经济学和商学人才的培养问题时,他认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既要注重经济学理论的系统训练,也需有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商学院来说,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是培养人才的最高层次。

北京大学前副校长海闻

高等教育不只是教育问题,还关乎改革开放

《经济》:1994年,您与林毅夫、张维迎、易纲等人联合创办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级智库机构,创办的初衷是什么?

海闻:易纲和我是北大同学,北大精神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忧国忧民,肩负社会责任;追求卓越,不断改革创新。当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希望到国外学一些对中国发展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再回来进一步推动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高。当时我们有两个想法,一是推动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研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真正搞过市场经济,如何更好地去应用市场经济的经验、理论、政策,经济学者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应有责任推动理论和政策的研究。

二是人才培养。如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做好企业和管理,推动经济发展?鉴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决定成立一个经济研究中心,隶属于北大,既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所,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教育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些目标达到了,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目标,还需新的发展。

《经济》:您当时为什么选择从北京南下深圳?如何评价这些年在深圳的工作?

海闻:2001年北京大学创办深圳研究生院,2002年我到学校工作后,深圳研究生院遇到很多困难,学校希望我去推动相关工作。当时去深圳更多是出于国家的需要,深圳引领了改革开放,要让其继续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就需要有更好的高等教育,这也是北大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因此,高等教育不光是教育发展问题,还涉及改革开放的问题。

在研究生院工作的8年里,我们做了很多改革。在人事制度方面,率先引进了国外比较通行的tenure(常任轨)制度;在行政管理方面,最早取消了行政人员的寒暑假制度,保证学院和学校的正常运行;在财务制度上也做了很多改革。这不仅关乎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

《经济》:在经济学和商学人才培养上,您认为现阶段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海闻:经济学和商学人才是有区别的。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经济学以理论为主,而商学更多的是应用层面,培养人才的应用能力。一流商学院的标准是什么?不是学校排名,而是既能够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到这里工作学习,又能够为世界输送人才。

因此,商学院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一是“能”,即要懂得如何管理、投资。二是“智”,不但要知道如何管理和投资,还必须明白为何要这样做,因此除了经济学理论,商学院还会开设很多其他方面的课程。三是“体”,即精神状态,现在很多商学院都会举办戈壁挑战赛等活动,让他们身体力行,并且有团队精神。四是“德”,包括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这是商学院培养人才的最高层次。现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强调企业家在发展企业时,不仅要有个人行为底线,还需将社会责任、对人类的贡献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发挥微课教学的实际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