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理化》
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也就是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有的时候也可以称作“抗逆力”。
我作为学校的心理老师,在日常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发现有很大比例的学生在学习、人际、家庭等方面遇到过挫折,而在遇到挫折以后很多学生缺乏正确有效的应对能力,一般采用退缩、回避、消极应对等方式来解决,因而存在遇事消极、行为偏激等一系列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基于此,我尝试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开设以提升心理复原力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帮助学生在逆境中有意识地调动各种保护性资源,实现心理功能的弹性提升,从容地度过成长中的每一道“坎”。
一、心理复原力的理论分析
复原力是一个西方文化发展的概念,多年来,经过各家学者的理解及论述,人们对其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认为它是人类天生的一种潜能,是面对危机或困难处境的适应、内在的改变、自我校正及复原的一股动力。这种动力包括:(1)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2)解决困难的能力;(3)能发展独立自主性;(4)计划将来及拥有乐观盼望的态度。香港学者在2003年左右发展了一套培养复原力的方案,认为复原力主要由归属感、乐观感、效能感组成[1]。其中,效能感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制定等;归属感指人处在被照顾及被支持的关系里,对这段关系存在期望并积极参与其中;乐观感相信未来是光明的和充满盼望的。这种理念架构是基于发掘复原力的外在资源及内在资源,从而帮助学生面对及克服成长的挑战。
二、提升心理复原力的课程实践探索
基于心理复原力的三要素结构,我们尝试开展了以“归属感、乐观感、效能感”为关键词的系列心理辅导活动课。
(一)我有“归属感”——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对于中学生而言,家庭成员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应至少有一名关心或照顾他们的家庭成员,教育引导他们拥有积极的态度,理解、支持及帮助他们。除此之外,老师和同学对他们而言在这个阶段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他们寻找自信、确立自我、寻找同一性的重要参照系统,为他们在中学阶段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等提供充分的机会。因此,课程中的第一个关键词“归属感”我们就把它定义为“集体归属感”“亲子归属感”“同伴归属感”及“师生归属感”,设计了以“我有‘归属感’”为主题的系列心理课。见图1。
图1 “我有‘归属感’”系列心理课课程结构
在“欢迎来到新集体”心理课中,从个人、小组、班级层层递进的形式入手,在活动中建立团体契约以及规则意识,最后通过相互合作设计“班徽/班旗”来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归属感以及凝聚力。比如,在活动中,我校初二某班为自己班级设计了班徽。外圈相互扶持的手臂象征了全班学生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最棒的班集体;里面的太阳和彩虹象征了全班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并且预示着他们将不畏风雨,向阳前进(图2)。
图2 学生在活动中设计的班徽
在“爱与沟通”和“融洽与父母的关系”课中,通过“换位思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父母的爱与支持,从而在发生冲突和矛盾时,能够合理地处理和化解矛盾,与父母和谐相处。
以下为学生在“爱与沟通”课堂“亲情账单”环节中写的感受。
看了亲情账单,我有很多感触。以前我很少去想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这些东西,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觉得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这次在这张账单面前,父母在我身上花的金钱数字让我瞠目结舌,更不用说除金钱以外的时间、精力和心血,等等。我一瞬间有点很难想象为什么他们会在我身上花费那么多?难道仅仅就因为血缘关系?我后来仔细去想了想,应该就是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吧。有了这个观点以后,我似乎就一下子理解了很多以前父母让我不理解的做法,或许我该有一些改变去体谅他们了。
在“人际交往的艺术”“揭开人际吸引的奥秘”以及“老师,您好”这几课中,我们尝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表演”“空椅子宣泄”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情绪表达上的方法和沟通的技巧,学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以及感恩,从而提高校园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