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理化》
“互联网+”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创造出一种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12项举措推进“互联网+”,旨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消费新领域,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互联网正不断聚集各类商品和服务,它改变着消费者的传统消费理念。由于青少年猎奇心理强、善于接纳新事物,“互联网+”毫无疑问会引发学生的广泛参与,带给学生一种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不断发展的信息化必然会给校园注入新活力,带给学生极大的生活便利,伴随而来的是消费观和消费方式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覆盖面积继续扩大,预计青少年互联网用户将持续增加。同时也有理由相信,拥有新型消费方式的中学生,其创新的思维模式、全新的消费理念和习惯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消费观的影响
1.“互联网+”的社交化使消费需求更具互动性
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下,商品的供给市场由于信息不完全,与需求方获得的信息具有非统一性。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互联网+”的消费模式下,商品供给者和消费需求者之间拥有一个实用且极其快捷的网络平台,省去中间商环节,使得消费需求具有互动性。“互联网+”具备的社交性却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引发中学生攀比消费严重。中学生同其他很多成年人一样,也希望通过在攀比炫耀性消费中获得身份认同感。由于过去社交网络不发达,青少年的交流多为面对面交流,然而随着微信群、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的出现,交流模式变成了一对多,这无疑将助长青少年的攀比心态。微信朋友圈点赞等高密度社交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去买最高端的产品以博取关注。第二,导致中学生娱乐式消费增多。中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作为娱乐消费的主力军很容易陷入网瘾中难以自拔,很多中学生在网络游戏上花费众多。由于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出现,粉丝互动热烈,中学生抱团盲目崇拜新生代偶像,并能便捷地从网络中购买其演唱会门票或相关电影票。
2.“互联网+”的无边界性使消费范围更扩大
互联网具有连接一切的特点,可以破除时空制约。海外留学的部分中学生做起了“代购”生意,建立起需求—资源的新连接模式。中国农村网络消费行为兴起,其具有的分享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征会带给我国农村重要的社会化价值,农村中学生一样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到当地商店难以购买到的商品。互联网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例如阿里巴巴公司近年来大规模收购包括医疗健康、文化创意等在内的线下产品,使之线上化。腾讯公司也将业务延伸到金融、交通出行等多个产业之中,使青少年接触到了更多的传统行业互联网化。
3.“互联网+”的虚拟化使消费选择更具自主性
在传统消费模式下,由于中学生年纪小、社会经验浅,通常成为商家的欺诈对象。“互联网+”消费模式具有透明性,作为中学生的消费者可以匿名在线上购买商品,商家在不知道其年龄、性别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更好的售前、售后服务。然而由于中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对市场中充斥的不健康、低层次、欺骗性的商品没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辨别能力,学生网购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具有选择权、定价权、评价权,互联网交流的匿名性使学生在网购商品或服务的评论中具有完全的自主权,能够提供真实的消费体验和商品服务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商家根据消费者反馈进行自我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对同龄的消费者认知提供信息和帮助。而网络游戏的匿名性使玩家可以虚构个人信息,很多中学生为了获得现实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愿意在游戏皮肤、装备等游戏设备上进行现实消费。
4.“互联网+”的便捷化使消费规模膨胀
2017年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经济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经济营业收入达到亿元,其中电商营收规模占比超过60%,达到8946.2亿元。互联网时代“病毒式”的传播方式推高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作为新时代中学生的00后群体多为独生子女,由于其成长环境优越,家庭多会给予其足够的资金支持,他们较少考虑家庭、社会发展等未来性因素,大多凭借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冲动性非理性消费。各大APP不间断推送广告,一键购买、快捷支付等便捷化支付方式,使得消费欲望强、自制能力差、消费鉴别能力弱的中学生易于过度消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APP购买商品、电影票、游乐项目等,有些学生忽视家庭承受能力,过度消费、盲目消费,这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