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理化

期刊导读

简析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4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一系列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却很少有教师关注。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声音条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心理素质差,迟迟没有进步,进而缺乏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本文通过简单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对歌唱及教学的影响,使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善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建议。

一、心理素质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歌唱是一种声乐艺术,是由人体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和共鸣器官协调完成的,而心理素质在歌唱的学习和实践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歌唱者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人体的各项器官运动都受大脑的神经系统控制,并由大脑将它们协调起来,在歌唱中,这种协调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对歌唱器官的协调。所以,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对歌唱的学习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行程需要依靠长期实践(如学习、比赛、演出),它与实践的经验成正比,但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天生心理素质较好,也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得到提高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在初学声乐时就要有意识地慢慢培养起来,它能使演唱者在意志的调控和指挥下,让歌唱器官在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状态下运动。在学习或演唱时,正确的心理状态表现是全身放松,但不松懈;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不紧张;情绪高涨,态度积极,但不慌乱。

三、不利于歌唱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在后天教育中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话,心理素质甚至会越来越差。影响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主要原因还是主观的。

(1)自卑。自卑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声乐学习中,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唱得好,自己却一无是处。自卑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常用自己的劣势和他人的优势相比,导致自己的心理负担加重,影响自己的正常演唱水平。这种学生最主要的还是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缺乏对自己的了解。

(2)胆怯。胆怯使歌唱处于被动状态,演唱者缺乏主动性,因为害怕犯错,而担心“唱不好”,这种担心和害怕会产生新的焦虑,这种焦虑又会导致演唱水平下降,也是声乐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3)过度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演唱者的演唱,能够让身体和大脑皮层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但过度紧张反而不利于歌唱。具体表现有心跳加速,气息不够用,总想换气。这时心理紧张会直接影响到生理紧张,使演唱者整个人身体向内收缩,横膈膜吸不下来,造成气息浅,声音吊。

(4)高傲。这种学生对自己过于自信,在学习和实践中没有客观认识自己,对自身的演唱水平评价过高,缺乏踏实刻苦、认真努力的态度。

(5)争强好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学习中有好胜心是好事,但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演唱一定要比同级人强,好像学习唱歌就是为了战胜对手而已。这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势必会造成心理压力过大,适得其反。

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教师的引导作用

首先,教师在声乐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在教学过程如果发现学生有不利于歌唱的心理状况要及时疏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状况。其次,帮助学生建立歌唱自信。有位哲人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越自信越有可能成功。”自信心的建立能够战胜自卑,要不断强化自信的信念,让这种积极心态成为一种习惯思维。最后,帮助学生端正心态,正确看待自己。每位学生都是变化发展的,在正确评价学生目前歌唱水平的同时,也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力,让学生与之前的自己比,而不是跟别人比,只要与自己相比有所进步,便值得鼓励。同时,也要不断为自己树立新的目标,防止因骄傲而停滞不前。

(二)加强学生社会实践锻炼

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最直接有效的提高学生演唱心理素质的方法之一。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声乐比赛、文艺演出、声乐研讨交流、倾听艺术歌曲、观看音乐会等,教师应通过每次实践,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在反思中继续实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逐步提高演唱者心理素质。